close
Paul Cézanne (1839 - 1906)
先前介紹了一些銜接巴洛克與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,接下來要介紹的就會是當代藝術。
在Rubens, Caravaggio⋯等等大師的時代裡,「寫實」的技巧已臻巔峰,藝術家們便開始尋求改變。時代變遷,古騰堡所發明的印刷術將時代由古代推移至現代,而工業革命則將時光帶向當代,科學的萌芽讓人們不再活在「宗教唯一」的黑暗時期,而畫家們也不再以神話或是宗教為主題,轉而繪製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場景、靜物或者是風景畫。

印象派(impressionnisme)在畫法的改變上成了先驅,而該畫派又可分為前期與後期,前期以畢沙羅(Pissarro)、莫內(Monet)、雷諾瓦(Renoir)為代表,而後期則以該篇要介紹以及接下來會簡介的Cézanne和秀拉(Seurat)代表。
Cézanne家境富有,所以他的家庭足以負擔他所熱愛的畫家生涯,儘管他的父親希望Cézanne研讀法律並從事相關工作,但是Cézanne卻忠實地面對自己的所愛。他與Pissarro交往甚密,但是卻有著自己的特色;在Pissarro為主的前期印象派中,他們繪畫的主要手法猶如其畫派之名,紀錄景物那一瞬間(Tempo zero, istantanea)的樣貌,並以這些標準為繪畫守則:
1. 物品有自己絕對的顏色,比如葉子是綠色的
2. 相對顏色,例如葉子的綠色配上陰影的紫色或是暗藍色,物品與其餘物品的顏色總會互相相連
3. 凸顯出物品的形狀
所以簡而言之就是Luce+forma+colore(光+形狀+顏色)三者間的調和連結,
Cézanne自身其實也依循著前期印象派的繪畫守則,但是相對於前期印象派紀錄「瞬間」的印象,Cézanne將該「瞬間」廣化為「延長的不定義性」,透過心理理性的分析對繪畫的物品做出修正,實際上,相對於Pissarro與Monet輕盈快速的筆觸與明亮的用色、Renoir畫中混著粉色色彩所創造的愉悅世界,我們在Cézanne畫中看到的是如René Descartes(義大利文是Cartesio,就是笛卡爾)般的理性思維下所創造出來,並以棕色、深綠色⋯等等顏色所拼湊出來的色塊世界,而這樣的色塊世界,就如同昆蟲眼中所分析的世界一樣。



Cézanne在繪畫時,基本上他對人的肉眼所看到的世界做了修正,而這樣的修正不僅僅表現在色彩上,也展示在繪畫的透視上。大家可以看他的靜物畫(Natura morta),在透視上,顯得物品似乎要朝著觀畫者翻轉過來了。
Cézanne也有裸體畫的作品,但作品多的是對透視與色彩的理性研讀,卻不像古代的繪畫作品表現女性胴體的美麗,或是帶有情色的氛圍。他本人在創作時,也比較喜愛處在「孤立」的狀態,自行研讀並分析繪畫,所以在Cézanne的成熟期就沒有跟Pissarro等畫家那麼親近了,當然畫風上,這兩者是大相徑庭,但是相同點是,在參加繪畫的展覽時,都成了學院派的拒絕往來戶。


但是十九世紀學院派的拒絕往來戶,卻為後來Picasso(畢卡索)與Braque(布拉克)的立體主義(Cubismo)開啓了先聲。

圖片來源:
1. http://www.artsunlight.com/artist-NR/N-R0001-Peter-Paul-Rubens/N-R0001-Peter-Paul-Rubens-ap1.html
2. http://www.camille-pissarro.org/
3. http://www.wikiart.org/en/claude-monet/water-lilies-1919-2
4. http://www.pierre-auguste-renoir.org/
5. http://www.wikiart.org/en/paul-cezanne/mont-sainte-victoire-3
6. http://blogs.artinfo.com/artintheair/tag/paul-cezanne/
7. http://blogs.artinfo.com/artintheair/2013/04/07/sothebys-to-auction-cezanne-and-modigliani-from-late-vacuum-cleaner-tycoons-collection/#more-34409
8. 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File:Georges_Braque,_1911,_La_Tasse_(The_Cup),_oil_on_canvas,_24.1_x_33_cm_(9.5_x_13_in).jpg
9. https://www.flickr.com/photos/barstowsteve/6306237954/?rb=1
全站熱搜